关于将辽宁省盘锦市列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6:09:21   浏览:807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将辽宁省盘锦市列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的批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函[2002]338号




关于将辽宁省盘锦市列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将盘锦市列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试点)的请示》(辽环发[2002]9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多年来,盘锦市在生态保护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0年荣获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有机食品的生产奠定了较好的环境基础。近年来,盘锦市委、市政府将有机食品发展工作列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现已有近28万亩有机水稻(含转换期)、西安生态养殖有机猪以及4家有机食品加工企业获得认证,并编制了《盘锦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为盘锦市有机食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局原则同意将辽宁省盘锦市列为“国家有机食品发展示范基地” 建设试点。请你局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盘锦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二、要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有机食品技术规范》,加强对有机食品的基地建设和管理,并抓紧落实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盘锦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条块结合联动,动员全民参与”的原则,扎扎实实推进有机食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做到资金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责任明确。

2、强化基地环境监管。盘锦市环境保护局要加强对基地的环境保护管理,定期组织监测部门对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进行监测,对已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要建立相应的缓冲带或防护带,严禁在基地周边建设各类污染企业和工程;对已建的污染企业,工程项目应依法限期治理和搬迁,严防对基地造成污染。同时要监督基地严格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HJ/T80-2001)组织生产。确保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3、精心组织,重点突破。按照《盘锦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要求,盘锦市环境保护局应将有机食品基地的发展、环境保护等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和责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强监督、考核和服务指导工作,确保有机食品试点基地建设顺利实施。我局将适时对盘锦市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与验收,如符合验收标准及要求,再正式命名。

二○○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关总署修订《无代价抵偿的进口货物征免税规定》部分条款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修订《无代价抵偿的进口货物征免税规定》部分条款
1995年5月23日,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于1995年5月23日行文,修订《无代价抵偿的进口货物征免税规定》。现行《无代价抵偿的进口货物征免税规定》是1984年制订的,此次修订的目的是为了完善管理规定,堵塞漏洞,适应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需要。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原《规定》第五条修订为:
第五条:原进口货物因残损或质量问题,如不退运国外,其进口的无代价抵偿货物应予照章征税。但对未退运境外的原进口货物应凭商检部门出具的残损或品质不良程度证书予以重新估价计税。原多征税款准予退还。
二、原《规定》第六条修订为:
第六条:在进口无代价抵偿货物时,应向进口地海关交验下列证件:
(一)原进口货物报关单;
(二)原税款缴纳证;
(三)商品检验机关出具的原进口货物残损或品质不良的检验证明书,以及买卖双方签订的索赔协议或其他有关证明。
三、申请无代价抵偿的货物进口,应在进口合同规定的索赔期内(最长不超过三年),向海关申请办理索赔货物进口手续。超出索赔期限,海关不予受理。
此次修订自1995年6月1日起执行。


国务院法制局关于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现有仲裁机构与新仲裁机构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意见

国务院法制局


国务院法制局关于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现有仲裁机构与新仲裁机构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意见
国务院法制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现有仲裁机构与新仲裁机构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国务院办公厅领导批示由我局办理。我们经认真研究,并报国务院领导同意,现答复如下:
一、根据国办发〔1995〕38号文规定,“现有仲裁机构在依法终止前,应当继续受理仲裁申请,所受理的案件应当自该仲裁机构依法终止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仲裁裁决”。因此,原经济合同仲裁机构在依法终止之后仍需要作出仲裁裁决的,可以在依法终止之日起6个月内保留原
经济合同仲裁机构,并视仲裁案件工作量的大小,保留部分人员。
二、仲裁法第78条规定,“本法施行前的有关仲裁的规定与本法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法为准。”据此,仲裁法实施后尚未重新组建仲裁机构的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设区的市的经济合同仲裁机构办理经济合同仲裁案件的程序,原则上也应当适用仲裁法有
关仲裁程序的规定。考虑到这些原有仲裁机构的体制与仲裁法规定的新的仲裁机构不同,适用仲裁法的某些具体仲裁程序有困难的,可以适用《经济合同仲裁条例》的有关规定。
三、鉴于我国的企业制度正在改革过程中,确定企业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同纠纷性质比较复杂,不宜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这类纠纷实行行政裁决。



1997年4月15日